第六章 人選

-

通常來說。作曲人一旦敲定了滿意的詞曲,就可以進入到匹配歌手的環節了。這個看上去十分簡單的步驟,卻比想象中的還要磨人。經常是喜歡的歌手不一定唱得好,唱得好的歌手不一定喜歡,唱得好又喜歡的歌手又不一定想唱。即便是雙方好不容易達成了意向,最後在合作細節上又會是一場拉鋸戰。好在。這些日子,李瑾早就提前物色好了歌手的人選。“薑曉義?”聽到這個名字,方以遷不禁偏頭回憶了一陣。和聲樂部相愛相殺了這多年。不用說那些一二線的歌手,哪怕隻是稍稍有點名氣的,他都能夠做到如數家珍。而薑曉義這個名字,實在是有些陌生。抬手在公司的共享資料庫檢索了一番後,方以遷這才恍然。原來這個人入職聲樂部,才僅僅不到兩個月的時間。從資料上看。這個薑曉義的年紀與李瑾相當。個子不高,清清瘦瘦,還有些娃娃臉。剛剛畢業於國內某家知名的音樂院校。除了在校園歌手大賽上獲得過名次以外,其餘再冇有任何值得稱道的地方。綜合評價下來。這就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小透明。“你怎會想到把這首歌給他唱?”方以遷有些納悶道。“他的嗓音很有特色,有種病怏怏的憂鬱感,而且乍一聽好像還沾點腎虛,我覺得應該會和這首歌很搭。”李瑾解釋道。方以遷:“.........”顯然。這個選擇在方以遷看來,完全就是不知輕重的。據不完全統計。去年,華夏樂壇總共發行了一千九百三十六萬首歌。平均每一點五秒,就會有一首新歌的誕生。在這個圈子。好的作品猶如過江之鯽。而讓歌曲走紅的秘訣,即便是方以遷這個從業數十年的老油條,都依然冇有琢磨明白。能夠入圍到新星榜的二十名,就已經是他目前取得的最好成績。更不用說,像李瑾這樣初出茅廬的見習作曲人了。對創作者而言。優秀的作品永遠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。正所謂輝煌時刻誰都有,別拿一刻當永久。一曲留名的作曲人太多了。但泯然眾人的,更是比比皆是。誰也無法保證,自己在靈光一閃時寫出來的作品,會不會成為此生僅有的絕唱。而眼下。這首《說謊》。方以遷隻是粗略的過了一遍。以他閱稿無數的稽覈標準而言,已經稱得上是一首不俗的佳作了。要是將之投放到商業市場,那是不能有一點馬虎的,務必要把作品的全部價值都挖掘出來。“你可想好了,歌手的名氣和配置越高,作曲人最後的收益也會更有保障,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。”“你這首歌的質量不錯,要是真找這一個小透明,大概率會吃不到任何宣傳資源。”方以遷好心傳授著一些經驗之談。可李瑾卻並不買賬。他依舊是有些我行我素地說道,“不要緊,我先跟他碰個頭,要實在不行,我再去找其他人。”對此。方以遷也冇再多嘴。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。讓這小黃毛長長記性也好。隻是,可惜了這首好歌。“行,既然你已經決定了,我就幫你把他約出來,後麵的事情你們自己去談。”

-